——迷茫学生的一个拯救途径
一、一个现象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普遍存在迷茫现象。
高中阶段
学生是简单的:目标单一,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学;生活单一,就是努力学习;竞争单一,主要是学业竞争;活动、兴趣、爱好等等,都为了学习让路。
进入大学后
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突显、自主意识爆发、自我管理诉求呈现:
目标明晰、方向明确、自我要求高的学生,能够将课余时间充分利用;
有目标有方向但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自由时间利用率不够高;
而目标缺失、方向迷失的学生,自由时间成了“追剧时间”、“游戏时间”和无效社交时间。主要表现为:“追垃圾影视剧、玩垃圾游戏、交垃圾朋友、看垃圾读物、吃垃圾食品、做垃圾行为”的垃圾人心态;过度放飞自我,心理空虚,空耗身体;迟到、旷课、早退,行动拖延;无节制耗费父母的供养,呈现 “吃住行游娱购”旅游式大学生活状态;无所事事,缺乏兴趣爱好,做事嫌麻烦,生活无聊;学业恐慌、能力恐慌但拒绝改变;懒惰、熬夜、手机依赖等等。
大学生的迷茫
大学生的迷茫,主要原因在于目标缺失、方向迷失、动力消失,从而导致人生规划不明晰,“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式胡乱作为;
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自控能力导致阶段性努力长期性懈怠;
缺少获得感导致努力动力不足、后劲缺乏;
自我定位不准确,导致盲目乐观、过度自信,认为努力无意义或不努力;
毕业就行、及时行乐心态,导致青春无光彩、行动无方向;
家长和朋友的低要求或者错误要求,导致努力不到位或者人生错位;缺少榜样引领和示范等等。
二、榜样有力量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一个有未来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一个要进步的团队,不能没有榜样。
说服、批评、表扬、鞭挞、训斥,应该是有力量的,但不如榜样的力量持久。科·达勒维耶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塞·约翰逊则说,榜样具有良好的感染力。
对于目标不明晰、行为缺动力、无所事事游戏人生的“迷茫”学生,说教往往是乏力的。乔·格兰维尔给我们支了一个招:既然真理和坚贞均告徒劳,既然爱情、痛苦和理智的力量都不能将其说服,那么就让榜样作为儆戒吧!
无论对于榜样者本人还是受感染者,“榜样”的力量是确定的。
1、榜样具有向内的约束力
有标签人、有称号的人,都会特别在意被粘贴的东西,也愿意强化认同,这种要求会转化为向内的约束力:自律的更自律,自觉的更自觉,优秀的更优秀,努力的更努力,勤奋的更勤奋。
好的标签,会让人越来越好;坏的标签,会使人越来越差。
2、榜样具有向外的影响力
榜样能够给别人影响力。榜样、典型、先进、模范,都会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感染力、指引力。
榜样能够成为他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引导他人选择高尚的行为、向善的行为、有高度的行为,从事我们愿意看到的行为。
榜样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感动别人的效用。每个成功背后都是默默的付出和坚守,没有人能够轻易成功。榜样的奋斗历程会成为感染别人的素材和案例。
3、榜样有强大的吸引力
榜样都有张力、有气场,都有吸引力。榜样如同移动的风景,总会有人关注;有成就的人,如高山仰止,总会吸引人;有贡献的人,如丰碑巨著,总会令人景仰。
优秀吸引优秀,堕落不拒堕落,所以我们经常教育学生最值得做的事情就是让自己靠得住、足够优秀、成为榜样,这会让自己更加优秀,占据更多的优质资源,因为个人的优秀而成就家庭的优秀、群体的优秀。
优秀无止境,堕落有底线。
4、我们与榜样的差距,正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都有上进心。
每个想上进的人、有追求的人,都会把与榜样的差距转化为上进的动力。没有比较,就没有差距;没有比较,就不知道位置;没有比较,就无所谓动力。尤其是与先进模范人物的比较,会催生我们坚定前进的非凡动力,促使我们成为想要的模样,成就我们不一样的奋进历程。
法捷耶夫说:青年的思想愈被范例的力量所激励,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
三、榜样就是我们的态度
榜样是标杆也是态度,代表了我们鼓励什么、肯定什么、引导什么。学院重视发挥好“榜样”这个特殊主体的育人成效,重点在学生之中选树以下榜样:
一是新生朋辈导师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为给大一新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成长环境,我们在大二、大三年级学生按照新老学生3比1的比例,根据学业成绩、科创能力、社会实践、政治表现等标准,选拔优秀学长担任一年级新生的朋辈导师,规定完成谈心谈话、思想引领、生活适应、学业引导、生涯规划、拟定目标、共同参加学科竞赛等系列动作,并制定了量化考核标准,强化老生的传帮带作用。
实践证明,朋辈导师制度的实行以及新老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潜移默化地强化了老生的榜样引领作用。
二是同年级组“特班”
管理学院按照政治表现、学习成绩、科创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条件,从在同年级中选优不超过五十名拔尖同学组建“特班”,按照每学期的表现实行动态管理。
“特班”之特在于:构成独特——“特班”不是行政班级,而是在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中按照学习成绩等指标组建的松散团体;设置独特——“特班”没有班长、团支书等一般班级的班干部设置,而是设置了“召集人”、“督促人”、“记录人”、“知心人”等角色;管理独特——“特班”成员可以自愿退出,其他同学也可以申请加入,但总额不超过50人,出现特定情形的同学将强制退出;目的独特——“特班”是为培养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精神强、自我要求高的“厚基础、精技能、有特色”学生,而搭建的促进学生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平台,贯彻差异化管理、特色化管理、科学化管理和因材管理的理念;目标独特——“特班”以学习发展为己任,以能力素质求特色,以贡献社会为追求;活动独特——“特班”的主要活动是探讨与交流学习、科技文化创新培训与参赛、参与社会实践、参加学术活动及特别安排的活动。
从“特班”的运行情况看,学生都以进入“特班”为荣,也很珍惜在“特班”的经历与获得,对于其他未进入“特班”的同学是一种激励与鞭策。
三是年度表彰人物
学院每年12月底都要梳理年度工作,举行“榜样的力量”颁奖盛典。“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创意”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专业)、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逆向物流设计大赛、创青春、挑战杯以及社会实践等省级一等(金)奖及国家级奖励获得者,“山东好人·诚实守信之星”参选人,分别上台接受表彰。
年度颁奖盛典是学院最具有仪式感的活动之一,强化榜样引领、放大示范效应,以身边榜样的实际行动为学生上好生动的育人课。
四是个人发展典范
我们重视将个人发展出色、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树为典型和模范,例如考入名校深造的、获得大企业Offer的、班级成绩名列前茅的、科研大咖、创业明星、道德模范等,都会被适时选树为标杆、适时安排经验分享并通过新媒体平台推送,扩大榜样的影响力、受众面。
四、老师是学生的榜样
老师应该是学生的榜样。后汉书中说: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宋史则说:人不率,顺不从;身不先,则不信。
“师表”,顾名思义,指的是教师的表率作用。西汉杨雄说的“所谓师者,人之模范也”,便是对教师表率作用的另一种概括。强调教师的表率作用,即要求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榜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乃教育之基础,德乃教育之本源。如今,社会对教师人格的评价标准愈来愈高,教师的人格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教师向学生传递文化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做一名具有优良品德和专业素养的教师,并成为学生的榜样,是国家的要求,是时代的呼唤。
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从自身进行自我教育,教师只有先受教育才能进行教育,只有自我培养才能培养他人,只有我们不断发展了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
教师也有榜样。我们一直在努力前行,是想让我们的学生更好,是因为我们有方向,有目标;是因为我们可以对标先进,可以寻找典型,能够复制能够模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老师都可以做得更好、成为榜样。
——迷茫学生的一个拯救途径
一、一个现象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普遍存在迷茫现象。
高中阶段
学生是简单的:目标单一,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学;生活单一,就是努力学习;竞争单一,主要是学业竞争;活动、兴趣、爱好等等,都为了学习让路。
进入大学后
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突显、自主意识爆发、自我管理诉求呈现:
目标明晰、方向明确、自我要求高的学生,能够将课余时间充分利用;
有目标有方向但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自由时间利用率不够高;
而目标缺失、方向迷失的学生,自由时间成了“追剧时间”、“游戏时间”和无效社交时间。主要表现为:“追垃圾影视剧、玩垃圾游戏、交垃圾朋友、看垃圾读物、吃垃圾食品、做垃圾行为”的垃圾人心态;过度放飞自我,心理空虚,空耗身体;迟到、旷课、早退,行动拖延;无节制耗费父母的供养,呈现 “吃住行游娱购”旅游式大学生活状态;无所事事,缺乏兴趣爱好,做事嫌麻烦,生活无聊;学业恐慌、能力恐慌但拒绝改变;懒惰、熬夜、手机依赖等等。
大学生的迷茫
大学生的迷茫,主要原因在于目标缺失、方向迷失、动力消失,从而导致人生规划不明晰,“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式胡乱作为;
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自控能力导致阶段性努力长期性懈怠;
缺少获得感导致努力动力不足、后劲缺乏;
自我定位不准确,导致盲目乐观、过度自信,认为努力无意义或不努力;
毕业就行、及时行乐心态,导致青春无光彩、行动无方向;
家长和朋友的低要求或者错误要求,导致努力不到位或者人生错位;缺少榜样引领和示范等等。
二、榜样有力量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一个有未来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一个要进步的团队,不能没有榜样。
说服、批评、表扬、鞭挞、训斥,应该是有力量的,但不如榜样的力量持久。科·达勒维耶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塞·约翰逊则说,榜样具有良好的感染力。
对于目标不明晰、行为缺动力、无所事事游戏人生的“迷茫”学生,说教往往是乏力的。乔·格兰维尔给我们支了一个招:既然真理和坚贞均告徒劳,既然爱情、痛苦和理智的力量都不能将其说服,那么就让榜样作为儆戒吧!
无论对于榜样者本人还是受感染者,“榜样”的力量是确定的。
1、榜样具有向内的约束力
有标签人、有称号的人,都会特别在意被粘贴的东西,也愿意强化认同,这种要求会转化为向内的约束力:自律的更自律,自觉的更自觉,优秀的更优秀,努力的更努力,勤奋的更勤奋。
好的标签,会让人越来越好;坏的标签,会使人越来越差。
2、榜样具有向外的影响力
榜样能够给别人影响力。榜样、典型、先进、模范,都会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感染力、指引力。
榜样能够成为他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引导他人选择高尚的行为、向善的行为、有高度的行为,从事我们愿意看到的行为。
榜样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感动别人的效用。每个成功背后都是默默的付出和坚守,没有人能够轻易成功。榜样的奋斗历程会成为感染别人的素材和案例。
3、榜样有强大的吸引力
榜样都有张力、有气场,都有吸引力。榜样如同移动的风景,总会有人关注;有成就的人,如高山仰止,总会吸引人;有贡献的人,如丰碑巨著,总会令人景仰。
优秀吸引优秀,堕落不拒堕落,所以我们经常教育学生最值得做的事情就是让自己靠得住、足够优秀、成为榜样,这会让自己更加优秀,占据更多的优质资源,因为个人的优秀而成就家庭的优秀、群体的优秀。
优秀无止境,堕落有底线。
4、我们与榜样的差距,正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都有上进心。
每个想上进的人、有追求的人,都会把与榜样的差距转化为上进的动力。没有比较,就没有差距;没有比较,就不知道位置;没有比较,就无所谓动力。尤其是与先进模范人物的比较,会催生我们坚定前进的非凡动力,促使我们成为想要的模样,成就我们不一样的奋进历程。
法捷耶夫说:青年的思想愈被范例的力量所激励,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
三、榜样就是我们的态度
榜样是标杆也是态度,代表了我们鼓励什么、肯定什么、引导什么。学院重视发挥好“榜样”这个特殊主体的育人成效,重点在学生之中选树以下榜样:
一是新生朋辈导师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为给大一新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成长环境,我们在大二、大三年级学生按照新老学生3比1的比例,根据学业成绩、科创能力、社会实践、政治表现等标准,选拔优秀学长担任一年级新生的朋辈导师,规定完成谈心谈话、思想引领、生活适应、学业引导、生涯规划、拟定目标、共同参加学科竞赛等系列动作,并制定了量化考核标准,强化老生的传帮带作用。
实践证明,朋辈导师制度的实行以及新老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潜移默化地强化了老生的榜样引领作用。
二是同年级组“特班”
管理学院按照政治表现、学习成绩、科创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条件,从在同年级中选优不超过五十名拔尖同学组建“特班”,按照每学期的表现实行动态管理。
“特班”之特在于:构成独特——“特班”不是行政班级,而是在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中按照学习成绩等指标组建的松散团体;设置独特——“特班”没有班长、团支书等一般班级的班干部设置,而是设置了“召集人”、“督促人”、“记录人”、“知心人”等角色;管理独特——“特班”成员可以自愿退出,其他同学也可以申请加入,但总额不超过50人,出现特定情形的同学将强制退出;目的独特——“特班”是为培养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精神强、自我要求高的“厚基础、精技能、有特色”学生,而搭建的促进学生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平台,贯彻差异化管理、特色化管理、科学化管理和因材管理的理念;目标独特——“特班”以学习发展为己任,以能力素质求特色,以贡献社会为追求;活动独特——“特班”的主要活动是探讨与交流学习、科技文化创新培训与参赛、参与社会实践、参加学术活动及特别安排的活动。
从“特班”的运行情况看,学生都以进入“特班”为荣,也很珍惜在“特班”的经历与获得,对于其他未进入“特班”的同学是一种激励与鞭策。
三是年度表彰人物
学院每年12月底都要梳理年度工作,举行“榜样的力量”颁奖盛典。“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创意”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专业)、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逆向物流设计大赛、创青春、挑战杯以及社会实践等省级一等(金)奖及国家级奖励获得者,“山东好人·诚实守信之星”参选人,分别上台接受表彰。
年度颁奖盛典是学院最具有仪式感的活动之一,强化榜样引领、放大示范效应,以身边榜样的实际行动为学生上好生动的育人课。
四是个人发展典范
我们重视将个人发展出色、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树为典型和模范,例如考入名校深造的、获得大企业Offer的、班级成绩名列前茅的、科研大咖、创业明星、道德模范等,都会被适时选树为标杆、适时安排经验分享并通过新媒体平台推送,扩大榜样的影响力、受众面。
四、老师是学生的榜样
老师应该是学生的榜样。后汉书中说: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宋史则说:人不率,顺不从;身不先,则不信。
“师表”,顾名思义,指的是教师的表率作用。西汉杨雄说的“所谓师者,人之模范也”,便是对教师表率作用的另一种概括。强调教师的表率作用,即要求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榜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乃教育之基础,德乃教育之本源。如今,社会对教师人格的评价标准愈来愈高,教师的人格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教师向学生传递文化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做一名具有优良品德和专业素养的教师,并成为学生的榜样,是国家的要求,是时代的呼唤。
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从自身进行自我教育,教师只有先受教育才能进行教育,只有自我培养才能培养他人,只有我们不断发展了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
教师也有榜样。我们一直在努力前行,是想让我们的学生更好,是因为我们有方向,有目标;是因为我们可以对标先进,可以寻找典型,能够复制能够模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老师都可以做得更好、成为榜样。
版权所有 © 山西经贸职业学院 联系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南内环西街1号
联系电话:0351-6338716
传真:0351-6337714
邮编:030024
晋ICP备08102202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902000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