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际案例的视角
01案例选题
大学生应征入伍是新时代推进部队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举措,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入伍政策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投身军营、建功立业。退伍复学的大学生士兵已逐渐成为高校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
大学生响应祖国号召,携笔从戎是一个非常光荣、值得大家学习的事情,但是当他们完成军旅使命,重返校园后,会不同程度地在主观或客观上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高校如何帮助退伍大学生顺利度过这个适应期,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发展,已成为一个亟须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02案例概述
雷某某,男,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学生,2016年入校,2018年9月也就是读完大二以后通过学校征兵参军入伍,2020年9月退伍复学到我所带的大三班上,初见该生的第一印象是位很腼腆的小伙子,对我表态说会好好学习,不拖班级后腿。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通过平时班级考勤以及该班班委反馈,雷同学课程出勤率良好,无旷课记录,学习态度端正,但是期末考试成绩显示本学期8门课程中有3门补考,1门禁考,成绩很不理想。
遂约谈该生,经过谈话了解到该生入伍之前因沉迷游戏导致学习成绩很差,很多课程需要重修,退伍复学以后由于学习基础薄弱,加上又要重新适应校园生活,学习新的课程的前提下还要重修原有课程导致力不从心,较多难度大点的课程不知从何下手,学习压力很大,对学习的态度也从最初的信心满满慢慢转变成厌恶。
除此之外由于原来熟悉的同学和朋友也都已毕业,由于年龄与经历的差异,跟现在所在班同学之间的相处产生困难,苦恼无处倾诉,情绪消极。
03案例定性分析
此案例反映的是退伍大学生复学后的适应问题,主要包括学业问题、环境适应问题以及人际交往问题。
04问题关键点
1、如何帮助小雷重拾学业,保证顺利完成学业。
2、如何帮助小雷重新适应校园生活,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顺利度过大学生活。
05解决思路和实施办法
1、鼓励退伍大学生本人主动作为,发挥自身的优势,永葆军人的顽强拼搏的精神,把这一优势应用在学校生活之中。作为一名退伍大学生,军旅生活是人生的宝贵财富,自身素质更要过硬,以战斗的姿态攻克学习中的每一个难关; 主动扩大交际面,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利用周边资源帮助自己更好更快的重新融入校园当中; 放下包袱,调整心态,轻装上阵,树立乐观向上的精神,在心理与行为上适应角色的转变,加速自己的复学适应进程。
2、给予温暖的鼓励和关怀,促进退伍大学生融入。退伍复学后,学校要给他们一个适应学校的过程,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也要给其更多的理解支持与帮助,可以建立一个相关的社团组织,让退伍大学生在校园中不是一个孤单的个体,形成有机团结,让他们有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也能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完善退伍大学生的评奖评优以及党团工作的倾斜保障,为复学铺平道路,帮助他们尽快实现角色转变。
3、开展学习帮扶培训,助力退伍大学生成才。退伍大学生在复学后普遍在学业上遇到较大压力,加上小雷同学学习基础薄弱,学业困难现象尤为显著。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组织成立学业帮扶小组,邀请退伍大学生同班级的学生,将上一届退伍大学生与本届退伍大学生结成“一对一”帮扶小组,为其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和支持;针对高数、物理等普遍学习起来有困难的科目开设帮扶小课题项目。与此同时,学院应积极组织班导师、辅导员、同辈学生多方位参与学习指导,专业教师和辅导员负责具体实施和跟踪,班委、学生干部及党员学生积极对学习困难退伍学生进行学习帮扶,形成专业教师—辅导员—朋辈三方共建学习辅导体系。通过以上途径切实有效的提升退伍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
4、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提高退伍大学生社交能力。大学生退伍复学后被安排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继续完成学业,这就导致退伍大学生之间缺少交流的机会。学校可以成立由退伍大学生及有志从军的学生组成的社团,通过这样的一个社团既可以组织退伍大学生进行直接的交流、分享服役期间的难忘回忆、开展与部队相关的调研活动,也可以将参军学生的优秀典型事例宣传与入伍征兵动员相结合,通过征兵动员宣讲会、宣传展板、宣传海报等形式,将退伍学生中的优秀个体推广出去,树立起大学生士兵的先进典型,从而使征兵宣传更加具有感染力与号召力,还可以组织退伍大学生定期开展训练,参加到学校大学生军训的组训工作中,为学校的征兵宣传和国防教育工作作出积极的贡献。
05经验与启示
1、各个高校应该重视
退伍大学生复学以后的适应问题
军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士兵更是这一特殊群体中的特殊人群,他们不仅在军营中默默为国奉献,退伍复学后,他们更是期待着再次在学校中发光发热;高校应当关注这个群体,了解退役复学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提出方案和对策,尽快解决其心理适应问题,缓解该群体因身份的改变而带来的种种不适,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度过充实而快乐的大学生活。
2、辅导员要深入退伍大学生学生群体中,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面对退伍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辅导员应该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细心,主动了解他们的经历和故事,走近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关注他们的真实感受,让他们遇到困难和烦恼时,在一个新的环境中愿意找辅导员倾诉,有地方排解心中忧愁。与此同时,辅导员要做好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战胜挫折能力,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和保持积极的心态。
——基于实际案例的视角
01案例选题
大学生应征入伍是新时代推进部队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举措,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入伍政策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投身军营、建功立业。退伍复学的大学生士兵已逐渐成为高校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
大学生响应祖国号召,携笔从戎是一个非常光荣、值得大家学习的事情,但是当他们完成军旅使命,重返校园后,会不同程度地在主观或客观上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高校如何帮助退伍大学生顺利度过这个适应期,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发展,已成为一个亟须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02案例概述
雷某某,男,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学生,2016年入校,2018年9月也就是读完大二以后通过学校征兵参军入伍,2020年9月退伍复学到我所带的大三班上,初见该生的第一印象是位很腼腆的小伙子,对我表态说会好好学习,不拖班级后腿。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通过平时班级考勤以及该班班委反馈,雷同学课程出勤率良好,无旷课记录,学习态度端正,但是期末考试成绩显示本学期8门课程中有3门补考,1门禁考,成绩很不理想。
遂约谈该生,经过谈话了解到该生入伍之前因沉迷游戏导致学习成绩很差,很多课程需要重修,退伍复学以后由于学习基础薄弱,加上又要重新适应校园生活,学习新的课程的前提下还要重修原有课程导致力不从心,较多难度大点的课程不知从何下手,学习压力很大,对学习的态度也从最初的信心满满慢慢转变成厌恶。
除此之外由于原来熟悉的同学和朋友也都已毕业,由于年龄与经历的差异,跟现在所在班同学之间的相处产生困难,苦恼无处倾诉,情绪消极。
03案例定性分析
此案例反映的是退伍大学生复学后的适应问题,主要包括学业问题、环境适应问题以及人际交往问题。
04问题关键点
1、如何帮助小雷重拾学业,保证顺利完成学业。
2、如何帮助小雷重新适应校园生活,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顺利度过大学生活。
05解决思路和实施办法
1、鼓励退伍大学生本人主动作为,发挥自身的优势,永葆军人的顽强拼搏的精神,把这一优势应用在学校生活之中。作为一名退伍大学生,军旅生活是人生的宝贵财富,自身素质更要过硬,以战斗的姿态攻克学习中的每一个难关; 主动扩大交际面,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利用周边资源帮助自己更好更快的重新融入校园当中; 放下包袱,调整心态,轻装上阵,树立乐观向上的精神,在心理与行为上适应角色的转变,加速自己的复学适应进程。
2、给予温暖的鼓励和关怀,促进退伍大学生融入。退伍复学后,学校要给他们一个适应学校的过程,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也要给其更多的理解支持与帮助,可以建立一个相关的社团组织,让退伍大学生在校园中不是一个孤单的个体,形成有机团结,让他们有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也能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完善退伍大学生的评奖评优以及党团工作的倾斜保障,为复学铺平道路,帮助他们尽快实现角色转变。
3、开展学习帮扶培训,助力退伍大学生成才。退伍大学生在复学后普遍在学业上遇到较大压力,加上小雷同学学习基础薄弱,学业困难现象尤为显著。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组织成立学业帮扶小组,邀请退伍大学生同班级的学生,将上一届退伍大学生与本届退伍大学生结成“一对一”帮扶小组,为其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和支持;针对高数、物理等普遍学习起来有困难的科目开设帮扶小课题项目。与此同时,学院应积极组织班导师、辅导员、同辈学生多方位参与学习指导,专业教师和辅导员负责具体实施和跟踪,班委、学生干部及党员学生积极对学习困难退伍学生进行学习帮扶,形成专业教师—辅导员—朋辈三方共建学习辅导体系。通过以上途径切实有效的提升退伍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
4、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提高退伍大学生社交能力。大学生退伍复学后被安排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继续完成学业,这就导致退伍大学生之间缺少交流的机会。学校可以成立由退伍大学生及有志从军的学生组成的社团,通过这样的一个社团既可以组织退伍大学生进行直接的交流、分享服役期间的难忘回忆、开展与部队相关的调研活动,也可以将参军学生的优秀典型事例宣传与入伍征兵动员相结合,通过征兵动员宣讲会、宣传展板、宣传海报等形式,将退伍学生中的优秀个体推广出去,树立起大学生士兵的先进典型,从而使征兵宣传更加具有感染力与号召力,还可以组织退伍大学生定期开展训练,参加到学校大学生军训的组训工作中,为学校的征兵宣传和国防教育工作作出积极的贡献。
05经验与启示
1、各个高校应该重视
退伍大学生复学以后的适应问题
军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士兵更是这一特殊群体中的特殊人群,他们不仅在军营中默默为国奉献,退伍复学后,他们更是期待着再次在学校中发光发热;高校应当关注这个群体,了解退役复学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提出方案和对策,尽快解决其心理适应问题,缓解该群体因身份的改变而带来的种种不适,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度过充实而快乐的大学生活。
2、辅导员要深入退伍大学生学生群体中,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面对退伍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辅导员应该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细心,主动了解他们的经历和故事,走近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关注他们的真实感受,让他们遇到困难和烦恼时,在一个新的环境中愿意找辅导员倾诉,有地方排解心中忧愁。与此同时,辅导员要做好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战胜挫折能力,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和保持积极的心态。
版权所有 © 山西经贸职业学院 联系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南内环西街1号
联系电话:0351-6338716
传真:0351-6337714
邮编:030024
晋ICP备08102202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902000267号